2)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忙碌_将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到时都得成了大将军行辕的下属,那是无论户部,还是吏部都不愿看到的事情。

  至于兵部,有赵石在枢密院坐镇,是实实在在的绕不开。

  兵部的几位大人,包括兵部尚书李承乾来枢密院议事的次数在明显增多。

  枢密使汪道存已经上了辞呈,皇帝陛下未曾允准,这位老大人干脆回家养病去了,枢密副使韩思功暂领枢密使事,不过韩思功年纪也已不小,身体也是欠佳,实际上,枢密院的事情,是魏王李玄道在掌理。

  这位早已没了当年雄心的魏王殿下,有时还苦笑着在跟赵石打趣,“没想到,临到老了,还能受到如此重用,真真是世事难料,不过事情多了,人也jingshén不少,看来啊,还能多活些年头,为大秦尽尽心力……”

  说的人不以为意,听的人也只一笑而过,两人之间算不得有多融洽,也可谓是多有纠葛,但时到今日,却也已经无所谓恩怨了,如今共事一处,也没人愿意再提当年故事,相处反而要舒服许多。

  反而是枢密院上下人等,皆感振奋,因为这些时日下来,有着兴国公赵石坐镇于此,枢密院是前所未有的忙碌。

  参知军事们在商量着伐夏大略,下面的人则是整理着兵部,户部送过来的条陈。

  赵石在忙了一段日子之后,便将许多权力都放了下去,比如说,各部人马抽调,必然要涉及到领兵将领的人选上。

  兵部那里挑选举荐出来,给赵石过目,实际上,就是赵石一言而决的事情。

  在此事上,赵石却没有自专,而是将枢密院一些老人召集到一起,让他们将这些将领的来历已经以往军功,资历,都录下来,细细研之,务必挑选出得用之人。

  这样一来,许多枢密院的官吏总算是有了用武之地,都觉着这才是枢密院应该有的样子才对,汪老大人在时,连将领任免之权,都快让兵部夺个干净了,哪里还能推选领兵大将出来?

  如今,虽然还是兵部举荐上来的,但一个职位,都有着两三个备选,从中挑出一个来,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权力了。

  而在挑选人选上,也并不为难,国武监出身的将领优先,然后便是有着西军军职经历的人次之,之后,才干威望这些虚无缥缈的东西只看军功。

  赵石听说了这事,也只是一笑作罢,在他看来,这样很合适,不是吗?算不得什么媚上之举。

  这还只是个例子,实际上,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中,枢密院的权力几乎置于中书之上,无论征发民夫,粮草转运护送诸事,还是抽调各路人马,军械工匠事,甚至包括了药草,衣物等等辎重的征集转运,都要经过枢密院议决发回才能生效。

  之后,兴国公赵石更上请于皇帝陛下,令吏部早早抽调官吏出来,最好是随军西进,以为安抚地方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