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卷千里江山入战图第五百二十三章战报(三)_将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身犯险?

  半晌过去,在景帝脸上神色越来越难看,眼瞅着又要发作的时候,同门下平章事杨感才上前一步开了口。

  “请陛下暂息雷霆之怒,臣等不能料事于先,有负陛下重托,愧为人臣,更愧对于前方血战之将士,然老臣以为,当务之急,还需从长计议。

  陛下,请听老臣一言,如今之际,蜀中情势危急自不必提,然老臣观之,却未必无有转机,南蛮异族,自古便为川中大患,汉家强,则暂时恭顺,汉家弱,则趁机为乱,与北虏同之,孟氏据有川中数十载,与南蛮藩王交好者有之,交恶者亦有之,今孟氏失国,诸蛮王起兵攻伐,不过是以为川中新乱之地,有利可图耳,此在料中,何足惧之?

  后周起兵,临江伯岳氏子统之,然入蜀之途,唯大江之上耳,我大秦不善舟楫,张李二位将军统兵沿江而守,水战或有不足,然周兵若要入川,也非易事,又有南唐掣肘于侧,周军焉敢擅动?此不足虑。

  陛下英明,此二者入蜀之初便已熟虑之,布置周详,枕戈待之,不来则罢,来则必入我瓮中。”

  “此二者皆不足虑,既是如此,恕老臣斗胆,试揣帝心。如今陛下忧者有四。

  一者,我大秦将士入蜀已有年余,以全盛之师,入烟瘴不测之地,战事不绝,则将士疲惫之际,思归之情日盛,久必生乱,此其一也。

  二者,蜀中君臣已然俯首,然孟氏为国日久,朝堂之上,江湖草莽之间,忠贞之士必也不缺,蜀君在蜀一日,则此辈便一日不可忘之,一旦脱却樊笼,振臂一呼之间,必然应者景从,其势不可复制焉,此其二也。

  三者,故蜀之制,与前朝类同,节度使坐拥兵权,抚守地方,我大秦入蜀,与我战者不过十之二三,虽一触即溃,不堪敌手,畏我甚焉,然保有自身者颇多,此辈多有野心之徒,摇首观望,若即若离,存不测之心,乃我心腹之患,此辈一日不除,川中一日不定,此其三也。

  四者,无他,民乱耳,此在料中,大战过后,乱兵如匪,或烧杀抢掠,或拉民壮以充军力,此为常理,本有对策,不足虑也。然,观今之势,大将军吴宁遇刺重伤,观军容使李严蓄遇刺不遂,又有军中将校擅调兵卒,违令而行,更有人聚众作乱于蜀都,谣言四塞,何也?宵小之辈痴心妄想,行那陈胜吴广之事。

  此辈皆黄巢之流,无勇无谋,趁乱而起,惑乱愚民,其势虽不久长,然其祸尤烈,胜之不难,除之不易。此战过后,川中残破,数十年难复矣。”

  同门下平章事杨感此时躬身立于大殿之上,须发皆白,身子也已有些佝偻,然侃侃而谈,条理清晰,丝丝入扣,好像声音中也带着某种力量一般,众人听的入神,不知不觉间,心中焦躁尽去,皆不复方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