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52、必固与之(上)_561_太上章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论是城中还是城外,皆没有见到多少民众。大片的麦田已经成熟,但无人收割。有些村寨的民众在撤离时,还点火将麦子都给烧了。

  但无论如何。这三座城廓中还有不少民众没走,有人是来不及,有人是心存侥幸不肯离开。悦瑄大将军下令。组织战俘与当地劳力入役,或充当民夫为前线运送物资。或到田野中割麦,总算部分解决了就地补给的问题。但仍无法满足大军持久作战所需。大部分军需物资以及运送物资的劳力,仍然主要来自于相室国内。

  这是少务事先安排好的战略,目的就是诱使相穷挥军深入。这么做既有利也有弊,好处就是将相穷大军的补给线拉长,并尽最大可能防止沿途物资和人丁被相室国大军裹胁,主动收缩力量到国都一带防御;坏处就是这条进军路线上各城廓守备空虚,相穷大军可以轻yì攻破、向前快速推进。

  ……

  野凉城的城主府,如今已成了相穷的临时行宫里。这天在行宫中,镇国大将军悦瑄说道:“主君,我们进军神速,短短一月时间,已推进到彭山与丈人山一线。只要越过这道关防,就可以直扑巴都城下。但大军长途奔袭而来,需要暂时休整,而且这一路进军,也未免太顺lì了!

  少务已将我们沿途三座城池中物资、军力抽调一空,难道他就没有防备我们来攻击吗?这会不会是诱敌深入之举?万一我们后方的粮道被截,恐怕就有大麻烦了。”

  相穷沉吟道:“发兵之前,我们就已探明这几座城廓的虚实,所以才决定快速进军直达巴都城。这一路的情况,也先前所探相符,大将军又何必担忧呢?根据审问战俘的结果,巴室国将这三座城池的物资和人丁都紧急撤离到到国都附近,这也是明智之举。

  那三座城廓无法抵挡我们的大军,他们重点就是要守住彭山与丈人山之间的隘口关防。接下来的一战恐怕会很激烈,但只要我们能取胜,就离最后成功不远。至于大将军担忧后方粮道,也不无道理。

  但我之所以选择如此进军,就是为了出乎少务与郑股的预料。谁都以为我可能会在边境袭扰,占据城廓、捞些好处,但想不到我是要灭巴室国。我们的进军线路大后方,便是龙马城与我们自己的国都,这是粮道最稳固的保障。

  增调后备军阵驻守新占领的三城,以重兵稳固后方。待突破彭山与丈人山隘口后,大将军便在野凉城中镇守,我则亲率大军攻打巴都城。到了那时,就算攻不下巴都城,少务也不得不求和;若是我攻下了巴都城,便能与郑股合兵瓜分巴室国,而我们最终的收获,将远比郑股更大。”

  悦瑄劝道道:“主君不必亲自领兵攻打巴都城,我在前方攻城,主君在野凉城中镇守便是。”

  相穷摇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