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邵安外察明修栈道,孙敕京察暗渡陈仓_将相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泰安三年春,正值大计之年。

  所谓大计,是指对地方官吏每三年一次的考绩,也称外察。而对在京朝官的考核,则称谓京察,每六年一次。

  大计形式有两种:一是命地方官朝觐来京师,由吏部课其殿最①;二是派御史等官分巡天下考察官吏。

  对官员的考察标准,分别为:贪、酷、浮躁、才力不及、老、疾、疲软无为、素性不谨。至于惩罚,则是对五品以下老、病者致仕,浮燥、不及者降调,疲软、不谨者闲住,贪、酷者贬官为民。

  为以防破坏考察重典,考察时遭诬枉而被罢黜,也不破例起复。故而此次大计,廖丞相摩拳擦掌,势要主持考察,借机党同伐异,打击政敌。

  然而考察官员之事向来由吏部主持,此次自然是毫不退让的。于是在大计还未开始前,朝中就大计主持人选先来了一番针锋相对的争夺战。

  最后廷推决定,由吏部右侍郎邵安主持,御史台御史大夫于承平协助。吏部和御史台共派官员分巡天下考察地方官吏。

  人选确定后,大计正式开始前。先后有两位高官来找邵安谈话,第一位自然是本部上司,孙敕。

  孙敕找来他,先对他能担任此次大计主持表示祝贺,再强调下此次任务的重大,最后才说到正题上了。他问:“你可知于仲平此人?”

  “下官不甚了解。”邵安说的是实话,同僚将近一年,他与当朝御史大夫仍如陌生人般。

  “他以前是外官,今上登基后,才擢拔御史大夫的。”孙敕解释道,“可是他看似不是太|子|党,但已经渐渐偏向廖丞相了。”

  邵安点头,这个他早看出来了。当初午门跪谏,他作为御史台长官,居然没有仗义执言,反而选择冷眼旁观。单凭这点,邵安就察觉出他和廖丞相的暧昧不清了。

  见邵安一副若有所思样子,孙敕紧接着抛出了另一重大消息,“而且,他曾弹劾过你。”

  邵安对此事毫无印象,不由的反问:“他弹劾过下官?”

  “这事发生在你入仕前,正值你刚中状元之时。于仲平上奏说你状元之名名不副实,告你舞弊。”孙敕愤愤的说道,“幸而皇上英明,让他诡计没有得逞。”

  邵安心如明镜,一眼看出了关键。这于承平恐怕是借着他之名,实则弹劾的是孙敕才对。但他看破不说破,依旧波澜不惊的端坐着看向孙敕,静待下文。

  “所以这次廖丞相同意他辅助你,其用意颇深。你须得警惕。”

  “下官明白。多谢大人提点。”

  应对完孙敕,邵安刚出吏部,就被丞相府小厮拦住了。那小厮道:“相爷有请大人过府一叙。”

  邵安了然一笑,又是一个拉拢他的。他也就来者不拒,且看廖丞相要耍什么花招。

  过来后邵安发现廖丞相居然单独为他摆宴,连忙推辞着。廖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