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二十三节 凤清_临高启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得趋势,后者的趋势却是在上升。

  “魏爱文的这个提案,早不来晚不来,这时机还真有点蹊跷。”卢炫看着自己桌子上一堆统计数据,“这算是制造新热点吗?这可不大高明……”

  如果要制造新热点转移元老们的注意力,如何处置“女俘”应该更合适:第一广大元老们关心,第二紧贴暴恐案本身。相比之下,青年团这事就有点生硬了。卢炫意识到,这里面还有文章。

  “首长,内部刊物!”机要员出现在办公室的门口。

  卢炫在签收册上签了名,接过了一个厚厚的信封。今天是周六,信封里装得是两刊一报中的“两刊”:《每周要闻》和《启明星》。

  “今天的《临高时报》呢?”他问道。比起BBS来,纸媒上的文章对元老院的风向更有现实意义。

  “首长,都放在一起了。”

  卢炫点点头,打开了报纸,头版新闻是《反暴恐积极分子表彰大会在临高召开》,文章内容无非是官八股,卢炫很快的掠过事件简述、意义阐述和荣誉奖章、称号授予之类的章节,目光牢牢的注视在表彰内容上。

  他很快拿出一直红蓝铅笔,开始在文章了圈起名字来。

  文章中被提到的被表彰的个人有二十多个,有单独的事迹说明的只有六个,除了三个强力部门的归化民干部和曾经举报过有危险可能性的东方元老之外,一个是在南宝逃出去举报卓一凡和司马求道藏身地点的当地小学生,另一个就是钱朵朵了。

  和她在一起的“女子海员队”成员都受到了表彰,但是她们的事迹都是“综合阐述”,没有单独的篇幅,而且也没有上台领奖的时候和颁发奖章的文德嗣的对话内容刊出。

  卢炫默默的撕开保密信封的封口,抽出刊物翻看起来,他的目光落在了《每周要闻》的《一周评述》栏目上。

  题目是《吸收元老的新鲜血液》。粗粗看来,这篇文章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谈“元老事业的接班人”问题,其中大段的都是未成年元老的教育问题,谈到目前学习院教育中的对未成员元老教育的填鸭问题,“没有到广阔天地中去接受教育,没有实际的社会和工作经验”,完全是“书呆子式的教育”。文章的最后,呼吁“让青年元老到更广阔的天地去锻炼、去学习。”

  这些论调已经不算新鲜了,类似的调调他在BBS上见过不少次了。不过这次上了《每周要闻》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卢炫看了看署名:凤清。这是谁?这显然是一个笔名。按照元老院文宣口的一贯作风,越是要紧的文章,越是用笔名。这篇文章显然是在暗示着什么。

  “凤清……凤清……”他反复的念叨着,“……凤清――雏凤清于老凤声?!”

  一瞬间他完全明白了:这是在给未成年元老出来任职吹风啊!卢炫马上联系到青年团热度上升和最近对钱朵朵的“突出报道”。(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