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63章 人类信用_文娱救世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响不到你。”

  马风喟然长叹了一声,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在感慨顾诚的高风亮节,“世上多少人想搞钱生钱的虚拟经济,挤破头也要进银行金融产业。只有你面对这种诱惑,居然不为所动,佩服。”

  丁三石始终没有说话,看看马风,又看看顾诚,像是要窥探出几分真意来。

  然而,顾诚毕竟多了几十年的见识,给他几分钟的时间整理思绪,他立刻就能找出一条既不用亲自下场,又可以充分发挥支付宝剩余价值的两全其美路径。

  他笑着说:“我不做互联网金融,没说我不会充分利用手上的资源――我的公司本质上是分发平台,数据和内容提供者。不亲自下场,还可以为其他传统金融企业或者互联网金融公司提供数据服务――卖卖信用数据还是可以的嘛。”

  “卖信用数据?”这个新词一出现,立刻让马风和丁三石的耳朵都竖起来了。

  顾诚轻描淡写地解释:“随着支付宝的用户量越来越大、用户在支付宝上的支付行为占其生活支出的比例越来越大,加上至今为止支付宝绑定的个人信息都是真实的、实名制认证过的。未来网民在淘宝网上买东西的历史记录、在叮铛网上买正版音像制品和数字音乐/视频的历史记录、在steam上买正版游戏的历史记录,统统都是会留档的。

  我们完全可以根据这些经年累月的数据,产生一个名叫‘芝麻信用’的分值,来判断一个人的信用度。一个人常年稳定消费、正版习惯好,就说明他信用度高。一个人经常欠钱,或者每到发薪日才突击式购物,或者经常可以在niico/叮铛网/某点网上被监控到盗版行为,那他的个人信用就低。

  我不懂金融风控,也不会金融投资,但是我们可以把这些信用数据授权卖给传统商业银行,或者未来的互联网金融公司,让他们用我们的数据去自行进行风险评估、放贷决策,那岂不是比我们亲自下场风险更低?到时候坏账的风险依然是银行背,不管银行是否坏账,我们都要收卖信用数据的钱。

  如果银行不愿意买我们的信用数据,那他们就只能眼睁睁看着底层低风险小额贷款服务市场被放弃,跟两百年前的当铺一样,只做有抵押的大客户――愿者上钩,谁想做既无抵押又低风险的散户金融,谁就得问我买数据。”

  顾诚从来没想过“互联网金融行业就是要颠覆传统金融行业”这种观点的。

  在他眼里,互联网上的任何一个行业,都不需要颠覆对应的传统产业。“互联网+”,只是要做纯粹的传统产业形态做不到的新生意,开辟了一块原先不存在的蓝海市场。

  比如银行没有大数据,害怕小贷的风险,就彻底放弃小贷生意,或者把小贷行业逼到民间高利贷的势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