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1章 董奉的梦想_我在日本打工的三年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1章董奉的梦想

  有一年赶上了大旱灾,县令丁士彦建议说“听说董奉修炼得道,应当有办法能让雨下来。手机端m.”于是派人送酒和乾肉给董奉,希望董奉能帮忙解除旱灾。董奉说“求雨是很简单的事!”于是看了一下屋子说“我的屋子简陋到可以看到外面,若下起雨来,会很困扰的。”县令会意董奉的意思后说“先生只要求雨即可,我当为你架好新的屋子。”次日,丁士彦调派了一百多名人手,搬运竹木,架立房子。当打算要到数里以外的地方取水以聚土作泥时,董奉说“不需要这么麻烦,到傍晚时就会下起大雨了。”到了傍晚,果然下起了大雨。四方民众均感到喜悦。

  董奉住在山里不种田,每天给人治病,却不收取分文。但是,他有一个要求,经他治好的重病患者,要栽五棵杏树,病轻的,则栽一棵。许多年后,他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种下的杏树达到了十万多株,蔚然成林。他让山中百禽群兽在杏林中嬉戏,替他掌管杏林。杏树下不生杂草,像专门有人锄草的一样。后来,杏树开始结果了。每到杏子成熟时,他就在杏林里盖一间草房作仓库,并告诉人们“想买杏的,只管拿一罐谷物倒進仓房,然后装一罐杏子走。不须通知他。”常常有人用很少的谷物换取更多的杏,这时杏林里的一群老虎就会吼叫着追过来,由于惊吓,这些贪心的人就急忙逃命,罐里的杏子因此会掉出不少。到家时,一量剩下的杏总是正好和送去的谷物一样多。对偷杏的人,老虎就一直追到偷杏人的家中把他咬死,死者家的人知道一定是偷了杏,就原封不动地把杏奉还给董奉,并磕头谢罪,董奉就让死者复活。董奉每年把卖杏换来的粮食全部用来赈救贫困的人和在外赶路盘缠不够的旅游者,一年就有两万多人。

  由于董奉为人治病不取报酬,只要求病家种植杏树以示报答,杏熟后换取谷物以救济贫民的事迹为后世所敬仰,并流传至今。世人以“杏林”誉医,用“杏林春暖”、“春满杏林”来表彰医家之术精德尚者,即缘于此。

  董奉的故事在福建闽侯一带广为流传。在山东却没有多少人知道。那是在九十多年前,从黑龙庙出去的一位做药材生意的董姓商人在登州府安居下来,与一位姓冯大户人家的女儿结为夫妻,婚后生了一子,并以董氏和冯氏两姓为儿子取名,取“冯”谐音“奉”为名,其儿子姓名为“董奉”,与三国故事中董奉的名字一般无二。有一次,董奉的父亲去福建闽侯一带贩卖药材,听当地人讲了董奉的传奇故事。回到登州府后,他就像八岁的儿子讲了三国董奉如何修仙又如何治病救人的故事。小小的董奉被这个故事深深吸引。登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