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十四章 陷落疑云_袭爵血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城的时候,并不是将手头所有的战士通通派到城墙上面就最好,过于密集的在城头布防,不仅起不到加大防守力度的正面作用,反而影响不同兵种相互之间履行职责的效果、协作的效率,更会给敌人提供一次性大量杀伤的便利。

  不服的话,尽管把全部的医护兵放在城头某处试试。万一正好敌人某条巨龙飞过,一口龙炎喷出,那么恭喜了,整座雄关上下,就没有哪个人懂得急救,懂得包扎,更不要说进行手术这些高技术含量的活儿了。

  以“西哥特之门”为例,即便是有着七丈之宽的城墙顶部,战斗最激烈的当儿,也只不过布置七到八排不同类型的战士,包括有常见的刀盾手、弓箭手、长枪兵,手执巨斧与战锤、负责将攻上城头的敌人击退的强力近战士,更有专职操纵床弩、投石机、檑木、拍子等大中型防御器械的技术型战士,负责救治伤员的医护兵,更有负责搬运箭矢、石块、热油和金汁等各类消耗品的民夫,也即是俗称的“壮丁”。

  以上种种人等,都需要有满足各自行动的空间,还要给他们相互之间的配合留出通道,安排合理的通行路线,以及优先顺序。

  战斗一旦打响,人员的损失和物资的消耗,瞬间会变成一串冰冷无情的数字,尽数压在守将的肩头,考验着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也衡量他们的统筹与调度能力。

  因此开战前就必须尽早安排好精锐士卒,以便随时根据需要,更换、补充城头的一线防守部队,这些留在下面的精锐士兵,学名就叫战略预备队。

  尽管人族拥有高大关墙的有利条件,但并不意味着外头的魔族就没有办法打击里面的人族军队,人家可是有空中部队的,肉身强悍到极点的龙族且不去说他,闻名遐迩的“狮鹫军团”就够守军喝一壶了。

  要使战略预备队保持体力、养足精神、安然无恙的等候上阵,就必须给他们提供确保安全的藏身之处,设置的地点除了能满足刚才所说的条件,还要离城头够近,好及时赶到上面进行支援。

  老管家所指的这些数量众多的洞穴,就起到这样重要的作用了。

  一个又一个的“藏兵洞”布置在城墙的背面,人在里头休息,既能躲避外面魔族投射进来的巨石、弩箭,免受无谓的伤害,又能以最快速度登上专用的阶梯,赶赴城头参战。

  根据老管家的介绍,雄关“西哥特之门”之内,共有两条阶梯可以登城,一左一右对称而设,两条阶梯都是依山而凿,在原有的峭壁上,顺着陡峭的山势,人工凿出长长的步级来,一级一级的延续到雄关顶部。

  普利坦德施施然带着两名少年人下了坐骑,选择了左边山壁上面的那条阶梯,开始登城。

  诺尔默和晨曦默默跟随着老管家,一步一步的向上走。

  高达百米的陡峭楼梯很是不好走,当年本就是从坚固的峭壁上头硬生生凿出来,时间又紧迫,一切自是因陋就简,怎么简单就怎么来,每级梯级的高度都不小,宽度又不大,走在上头比较费力。估计从设计者的角度,反正行走的都是些身强力壮的军人,又不是观光客。

  越往上走,山风越强劲,吹得人都有点晃,加上阶梯年久失修,原有朝向悬崖外侧的木质栏杆早就烂得什么都不剩,只留下梯级之上的一个个深孔,证实护栏此物确实曾经存在过。因此三人除了不时要小心头顶是否有石块掉落,砸到脑袋,还要时刻提防脚下可能松动的阶梯石头,一不留神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去可不是好耍的。

  如此险峻的阶梯,当年人族作为预备队留在地面的将领和士兵,就是靠着这两条颇为难走和危险的通道,向城墙顶上运送防守所需的一切物资,接应伤亡惨重筋疲力尽撤退下来修整的同袍,一切细节,都默默倾诉着人族为了生存和延续,曾经以何等坚强的毅力,付出过多大的努力,承受过多惨重的代价。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