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束发_圣僧,朕劝你适可而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弹窗,更新快,免费阅读!

  因为湛寂那抹直接能把人送进阿鼻地狱的眼神,吓得淳渊仓皇而逃。此画面恰被门外扫地的僧人撞见,便将“湛寂师叔护犊子”这话大肆宣传,没出半日,僧人们也都知晓了此事。

  “说来奇怪,淳修五岁就跟着师叔,怎不见他护他这静好师弟一来,师叔便如此维护,还真有点偏心哈。”

  “可不,我亲眼所见,淳渊被师叔瞪得话都不敢说。再说,腊八那日,虽说过错全在湛明师伯,但师叔风尘仆仆刚刚回来,情况都没弄清楚,便信了静好的说辞,这是为何”

  “还能为何,静好师弟更讨师父欢心呗”

  而此时紫柏禅院深陷舆论漩涡的人,对此事还一无所知。次日清晨,她照旧做完早课后,坐在古松下听师父授课,淳修也在,但他通常不会表态,静得仿佛根本不存在。

  湛寂分享的故事是大涅槃经的“雪山童子舍身求偈”的故事。说的是释迦牟尼前世曾是一个婆罗门,在雪山修行,叫做雪山童子。

  帝释天为试验他的诚心,化作罗刹考验他,对他说“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意思是这个世界之所以空苦无常,是因为众生被生与死的法则所束缚。

  童子听了心中大喜,问他后半句是什么。但罗刹说自己非常饥渴,不能说。童子道如果他能告诉自己下半句,便用自己的身体供养他。

  于是罗刹说出了后半句“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意思是如果生与死的法则没有了,就不会感到诸行无常了。

  童子听罢,便真的从大树上投身于地下,欲以血肉之躯换供养帝释天。

  这故事传承千百年,世人都知道这是歌颂雪山童子舍身求法的大无畏品格。

  远处钟声有僧人在敲钟,松下三人静坐在棋盘前。萧静好看完书上的故事,经不住摇头叹息。

  湛寂侧眼看她,问道“你有何见解”

  萧静好看了眼不说话的淳修师兄,说道“弟子不认为这样的牺牲精神值得歌颂。”

  “哦”湛寂放下手中经书,正眼看去,示意她继续说。

  她想了想说道“只是因为求一句佛经便献出自己性命,过于愚钝。”

  她这番惊世骇俗的话,竟敢公然质疑佛祖前世所作所为,若是湛明听到,必定是劈头盖脸一顿痛骂。

  湛寂的反应却很云淡风轻,他反问“你认为什么才是有意义,什么才不愚钝”

  她两颗珍珠似的眸子在眼眶里转了数圈,愣愣摇头,“弟子不知,但轻易这样放弃自己生命,便是无意义。”

  “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是为何”,湛寂问她。

  萧静好道“因为他身负重担,有更重要的事要做。”

  他说“你怎知一心问佛,不是雪山童子所坚持的事情,且愿意为之付出性命有人愿为五斗米而折腰,为何就没人愿为求解心中之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