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两百五十七章 军事工业局_科技王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美,要多学一点先进技术也好,还是为国家做贡献也好,到我们这,可比到国外,然后一去不复返强多了!”

  听到他说根据地科研底蕴比西方发达国家还强,蔺建本先是哑然失笑,可仔细一琢磨,对方虽说有些自卖自夸,可还真没说错。

  起码在他所看到的领域,根据地科研实力的确是远超国内,各种理论、技术、实践,都是国内正在搞,甚至还在理论预研阶段的前沿课题。

  而就新城市看到的情况,除了家用电器少了点、大街上汽车不多,论高楼大厦的数量、工厂内设备的先进程度,完全不逊色于他出国所见所闻。这也是因为根据地建立还不到五年,时间太短,所以积淀不足,生活水平比欧美来说仍然很低,所以咋听到魏立群所言,他才会哑然失笑。

  若是再给根据地十年发展,恐怕到那时,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的确不是缥缈的梦想。

  说实话,也正因为看到了根据地这样持续地高速发展,国内才坚定了改革开放的决心。基层群众了解不多,但是在中高层,关注根据地政策、发展状况的领导干部可不在少数。

  在国内而言,根据地就是国内改革开放的探路石,一些经济政策,也有意模仿了根据地做法,制定新政策。

  像厂长负责制、奖金制度、允许城市小规模个体经济等方面,原来很大的阻力,在看到根据地行之有效、且效果明显的实施结果之后,也在国内小范围内开始实行,并颇具成效,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相当提高。

  当然,这也带来另一个延伸问题,那就是生产资料的需求量也在节节攀升,造成生资供应紧张、价格居高不下,各地倒卖生资、生产批文的现象屡禁不止,且有迅速漫延的趋势。

  让高层头痛的就业问题,待业青年被允许开办餐饮、服装等个体经济,由此得到了一定程度地缓解。

  这也衍生出粮食缺口扩大,粮食、鸡禽蛋等副食品价格供应不足的新现象。

  有鉴于此,关于是否向根据地学习,为了刺激农户积极性,大规模推行包产到户的争论,在高层也日趋激烈。

  只是因为根据地这边的包产到户也才刚实行,第一季收割都还没开始,没有准确地数据以说服其他人,所以暂时仍处于僵持状态。一旦根据地完成上半年农田收割,数据统计出来,这个争议多半也会最终水落石出。

  有各种实证,魏立群当然有底气说,根据地并不比西方发达国家差这种硬气话。

  而蔺建本在愕然之余,也在重新回味他的这番言论。

  “小魏,看来你今天找我散步,可是别有用心啊!莫非你想通过我,帮你在国内挖人?你这是在害我这个老头子啊,你这种行为属于是挖社会主义墙角吧?放在前几年,可是要被批斗的哟!”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