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九章 促成合作_一开始,我只想做演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之城》后面几部的投资情况,伊娃格林才跟着他依依不舍离开剧组…

  谁都知道现在投资《暮光之城》等于是下手捞金子,等着分钱。

  环球都后悔死了!

  当初时光影视签订优先投资协议,他们是同意的——没想到这片子能这么大卖!

  想撕毁条约,版权还尼玛不归环球所有…

  憋屈且郁闷!

  只能赚个发行费,最多投资10%…

  当然啦,周边开发之类的,还得仰仗环球…

  对了,伊娃格林拿下的角色是《赤焰战场》的女主角,后续可能开发单人电影…

  这个先不提,回到剧组。

  放饭时间,沈林打了个哈欠,揉了揉脸,开始吃东西…

  江闻坐在他旁边,看了看对面坐着的葛尤,然后才道:“啧啧,这几天听说你很操劳?”

  “…没有啊,我操劳什么?”

  沈林揣着明白装糊涂。

  “学法语啊!”

  “我学那玩意干嘛…”

  “那个绿眼睛的,天天晚上待你房间,你俩没办事?”

  “扯淡,我是那种人嘛!”沈林义正言辞:“我在跟她说奇葩小国系列,顺便科普通辽帝国!”

  “啥?”

  “没事…”沈林主动岔开话题,看了看葛大爷:“大爷,我这有个剧本挺适合你的,你要不要试试?”

  “什么剧本?”

  “叫《无名之辈》!”

  “…这片名挺好玩,你说说具体故事。”

  “这个,你还是让宁昊跟你说吧,他一直想跟你合作一把…”

  《无名之辈》,失败者的英雄主义!

  这电影,典型的多线叙事。

  原版本,最差劲的是少了一个中心线,丢失的土枪是很好的媒介,但并没有迹象表明蠢贼手里的土枪是工地上的…

  一般来说,多线喜剧的创作基础是几条故事线之间互相联系,却又保留巨大的悬念性,人物、事件互相交织,等到融汇在一起,往往会因为“信息不对称”而产生意料之外的后果。

  《无名之辈》这方面做的蛮差劲!

  这个故事如果交到宁昊手上,应该有不错的改观…

  ……

  宁昊抵达剧组,才放下行李就被沈林拽了过来。

  不是让他说剧本,而是拍他的戏。

  就是那段八岁孩子的戏。

  毕竟‘大哥,你是知道的’那段拍完了,就等八岁孩童出场了…

  “你就用咱山西口音,尼玛!”

  “尼玛?”

  “对,尼玛!”

  宁昊翻了翻白眼:“行,赶紧的吧。”

  沈林看了看徐争:“老徐,这段戏,要不要你来导?”

  徐争眼睛一亮:“那再好不过了!”

  咳咳,徐争跟黄博有个共同想法,就是他俩当导演,邀请宁昊做演员,好好折磨一顿…

  徐争还好一点,黄博被折腾的真够呛,每部戏都吃苦,就连拍个广告,就那个《惊奇》的游戏广告,也让黄博一个星期跑了20几公里…

  差点没把他累坏。

  宁昊急了:“不是,你是导演,怎么能这么随便?”

  “磨叽什么,演员的自我修养懂不懂?赶紧的,化妆师带他去化个妆,汤惟姐,你要不要补个妆?”

  “好啊…”

  一群人围观宁昊导演演戏…

  呃,是这样的,年轻一代导演,公认的宁昊最有想法,毕竟《疯狂的石头》太让人惊艳了…

  难得有机会看到大导演亲自演戏。

  然后,就是徐争挑刺时间:“不行,不行,情绪有点不够,再激烈点,激烈点!”

  “…你得代入角色,你是八岁的孩子,撒泼打诨是你这个年纪常有的事,别害羞,演员要解放自己!”

  “对的,使劲推,就这样,挺好!”

  “来,我们保一条!”

  沈林插了一句:“…我觉得是不是可以来再来个大全景?”

  徐争装模作样思考,然后点头:“嗯,这个剧情来一段大全景,蛮有意思的,灯光,摄影…来,我们再来一次!”

  整整拍了一个小时…

  其实第三遍就行了,后面的几遍都是在玩。

  宁昊摘下头套,有点崩溃了:“我踏马以后再也不做演员了!”

  “别呀,我觉得你蛮有演戏天赋的…”徐争煞有其事劝说,还询问江闻呢:“江老师,你觉得呢?”

  沈林打岔:“你们别逗他了,宁昊,葛大爷就在这,就跟他聊聊《无名之辈》的事呗!”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