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零四章激将法_明末枭雄:从佃农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福王作为崇祯的亲叔叔,大明的亲王,当初可是跟崇祯的父亲竞争过皇帝,后来虽然失败了,但万历仍然不曾亏待他这个儿子,在就藩之时,几乎将半个河南的土地都划分给了福王府,自然不用给大明交一分一毫的赋税。

  不仅如此,整个河南布政使司所收赋税,也应当向满足福王等一众王府的俸禄之后,在向京师输送,然而到了现在,就算将整个河南布政使的赋税全都给了藩王们作为俸禄,仍然不够。

  在这种不愁吃不愁喝的情况下,福王府家自然是种植什么东西挣钱,就种什么东西,比如种植一些棉花等经济作物,可以卖给江南的富商,其中收益,远比种粮食挣得多得多。

  后世曾有人研究,说明朝的赋税,在历朝历代中都是最低的,其土地税税率甚至不足百分之三。但要知道的是,这些人的算法,是以朝廷收到的赋税总数,与天下田亩总数相比得出的。

  这其中,没有考虑到划分给天下卫所的军田,以及分配给各级亲王郡王等朱家皇室的供田,以及天下不用缴纳赋税的士绅官僚等人,如果将这些人占据的田亩除去,那么整个天下要交税的田亩不足十分之一,百姓的赋税骤然升到百分之三十以上。

  但即便如此,在需要交税的这一批人中,仍有一部分人通过各种各样的手段,来逃避赋税,转嫁赋税。比如按照一般人的理解,谁有钱,谁有田,就向谁征税,但这一条在明末却行不通。

  因为有些百姓被逼走投无路,将自己名下的田亩都卖给大户,但大户们只买你的田,却不承担这份田上所需要缴纳的赋税,也就是说,虽然你名下已经没有田了,但这份田上的税你却仍然需要年年缴纳。

  之后会成为佃户,但成为佃户之后,会更惨,因为你不仅需要承担将近一半产量的赋税,还要承担将近产量一半的地租。

  到最终,百姓们撑不下去,只能远走他乡成为流民,或者卖身为奴,为他人所鱼肉,也正是这些人,才成为义军源源不断的后备兵员,也正是有这些人,义军们就算被剿灭百次千次,却仍然能够东山再起。

  这些社会问题,冯克斌不怎么懂,但直觉告诉他,在这样下去,这天下出了大问题了。如果所有的田亩都荒芜,都用来种植一些,虽然能卖钱,但不能吃的作物,那河南百姓的就要饿死人了,这个天下已将越来越乱。

  对此,冯克斌也无计可施,只能下令让手下的几个探子加强戒备,快速前进,尽快通过这一片令他不安的荒地。

  汝州成是一座小城,青灰色的城墙并不高大,斑驳的墙体,墙衣大块大块地脱落,下面还附着着一层嫩绿的青苔。

  可能是已经得到,西北方陕州被破的消息,汝州城门紧闭,每天只会打开城门一个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