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 80 章_我为跳台滑雪退出娱乐圈[竞技]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墨京坐在大跳台的观众席,和周围许多欧洲观众一起,看向上空——

  隐约带着海水咸味的山风在高空呼啸而过,夹裹着凌放的身影。

  这位快速成长中的奥运冠军,已经逐渐脱离了少年的身形,向着纤细、修长的青年体态发育。

  一方面是发育因素,一方面是开始了大跳台兼项的原因,常年看跳雪的观众知道,他最近的成绩确实出现了下滑。

  正因如此,本场比赛赛前预测冠军是在芬兰的克里斯多夫和哈萨克斯坦的阿伊苏两位选手中产生。

  挪威是有□□业的,押注克里斯多夫的更多。这位年轻的芬兰飞人,今年堪称气势如虹,在世界杯大跳台分站中已经五连胜,标准台三连胜,他正快速追赶着大赛历史成绩和名气更高一些的克努特和阿伊苏等选手,已经迈入了世界男子跳台滑雪争霸行列。

  平昌标准台奥运冠军,来自中国的凌放,则因为平昌后这一年的表现,让不少跳雪迷开始担忧:他或许只是遥远东方昙花一现的流星。

  不过,刚才的第一次跳跃,凌放表现很不错,距离分全场第二,加上姿势分后,和暂列第一名的克里斯多夫仅相差1分。

  观众区很多人,在他第二跳腾空时,屏住了呼吸。

  “还是很高!”有人惊呼。

  穿着白、褐相间的跳雪连身服的中国运动员轻灵地起跳,已经冲到高点,随即比大家认知更早地变换动作开始了俯冲。

  这是凌放的起跳技术特点,偏向于轻巧灵活的高曲线起跳和高前倾飞行。比起人们经常给跳雪运动员美誉的“飞鹰”,世界范围内不少观众开始叫他“雨燕”。

  哦,今天在峡湾区飞行,那么可以说是“海燕”呢,有外国观众兴致勃勃地议论——至于他的许多本国观众居然还偷偷地叫“团子山雀”这个事儿,由于大部分主流体育媒体还是从中国主流体育媒体的报道翻译发布,大部分外国观众就不知道了。

  “雨燕”的飞行姿势一向优美稳定,正式比赛着陆成功率也高于90%。

  只要凌放能够顺利完成腾空转换,保持比较好的前倾角和稳定度,基本就能飞出不错的距离。

  “第二跳就看这一下了!”有观众用英语低语。

  跳台滑雪是专业度极高的运动,观众们也离得老远,这个距离看不出运动员起跳和腾空瞬间的细微调整和个人差距,但是他们可以从开始俯冲观察。

  如无抽筋、过度紧张等意外,很少有运动员在飞行第二阶段,也就是开始俯冲之后失衡,所以这个转换后,基本也就见分晓了。

  胜负成败在此一举。

  这不是一个转换动作中的差距,而是从起步、助滑、下蹬起跳、腾空、开V形雪板角、身体前倾的一系列动作的外部体现。

  观众席里,面上淡定的韩墨京也下意识握了拳。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