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67章 逐渐明朗_权医妃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便方便!小姐等等,草民这就去取!”

  掌柜忙不迭的答了句,连滚带爬的起身往前堂冲去,速度之快,令人瞠目。

  片刻,他就拿着一个泛黄的本子过来,刘柳心急口快的问了句,“掌柜,这是多少年的账册啊,看着还没有一指厚!你们家生意这么差的吗?”

  南衙辖制汴京大小事宜,他们也算是见多识广,虽说是做死人生意,太兴隆了显得怪异,但这也太冷清了。

  闻言,掌柜有些尴尬的笑了下,“约摸有近二十年的吧!自草民父亲去世后,草民一人难以支撑,又患上了这怪病,手艺渐疏,幸好这东城卖棺木的铺子不多,竞争少,才勉强糊口。”

  他边说着,边恭敬的把账册递给曲蓁,“请小姐过目。”

  曲蓁接过,仔细翻阅着,按照记录来看,这棺材铺的生意果真冷清的可怕,单看前两个月,竟是开了天窗。

  她翻到中秋前后,才见了一个订单,是在八月十三日,有人定了副棺木,送往的东城外三里坡的破庙。

  她忽然想到一个问题,转向晏峥问道:“世子确认过往年那些棺木的来处吗?”

  此案持续十六载,据曲弈所言,去年中秋送尸后,南衙抓到了罪犯且已收押下狱,但今年又有人犯案。

  这种情况可列出两种假设,关键点在南衙抓住的‘凶手’身上!

  若南衙抓到的凶手是真,此案再出,一种可能是有人模仿凶手的作案痕迹进行犯罪,但这种情况一般是为了栽赃嫁祸,凶手既已落网,如此作为没有意义,首先排除。

  另一种可能是有人与前衙首有仇,妄图通过再翻此案,为衙首找些麻烦,此举行查踏错就是万劫不复,还有可能得罪曲国公府,犯罪成本太高,与收益不成正比,不符合犯罪经济学原理,同样排除。

  如此一来,凶手是真的概率极低,非真即假,她也更加倾向于后者。

  若凶手是假,那可推测的方向就会多些。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首先,南衙前衙首抓不到凶手,又碍于朝廷和国公府的压力,寻人顶罪,但事关国公府,又是连环作案,在不确定来年凶手会不会再度犯案的情况下,如此行事会将自己陷入两难之境,只要不是个傻子,都不会这样做!

  其次,就是有人知道这凶手是假,模仿他犯罪,重掀此案,是为了对付幕后之人,这点有待探查。

  最后一种可能就是幕后之人知道朝廷要严查此案,为了明哲保身,丢出个‘凶手’,企图平息风波,可若是如此,那今年再度作案,或许是心有不甘,又或许是出了其他变故。

  究竟是哪种原因,他们需要根据眼下的线索一一排除。

  棺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依据!

  显然,晏峥也想到了这点,他敛起玩笑的神色,答道:“确认过了,所有棺木,皆是出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