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从《断魂枪》看老舍对中国文化身份的追求_老舍《断魂枪》的文化意蕴及启示_快神秘乳胶衣脱不下 [神秘的古衣(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种身份转换的心理变幻。细察沙子龙其人,白昼黑夜,判若两人。白日里他如隐士,不大谈武艺和往事,与世无争。可是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沙子龙则关起门来,独自拿起枪,一气把六十四枪全部刺下。这分明又是个虎虎生威的侠客。对沙子龙来说,武术早就从糊口的营生成为一种人生的信仰。“摸摸这凉,滑,硬而发颤的杆子,使他心中少难过一些而已。”这种举动显示出他对那套枪法的感情,这枪已经真正融入了他的生命。沙子龙那悲哀绝望的心境由此隐显。这也充分体现出沙子龙对自我处境现状、个人身份转换的清醒认识,更体现了他对传统侠文化身份和未来的思考。

  二、文化身份的变迁

  小说的第二段开头一句“东方的大梦没法子不醒了”,有无限的悲凉,这表明沙子龙个人身份变化后有更深层的文化身份的变迁。《断魂枪》其实有一种文化象征意义,因为武侠文化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地位。传统的侠客身上总是笼罩着一种浪漫主义、理想主义的光环。众所周知,沙子龙原是走镖的,江湖行走讲究肝胆相照,重然诺,轻生死,这是中国侠文化的精神所在。沙子龙从一个走江湖的侠客,成为一个招呼客人的客栈老板,院里的大枪换成了鸟笼。走镖这一行吃的是江湖饭,要结交三山五岳、黑白两道的朋友,身怀绝技,过的是刀口舔血的日子;而客栈老板来的都是客,有钱便是爷,必须八面玲珑。前者重然诺,后者重利益。这两种身份差距可谓判若云泥,这完全不同的两种角色实则代表两种不同的文化。

  这里我们会想,一个盖世大侠,怎么会金盆洗手、隐退江湖呢?是不是传统武侠小说中所谓的急流勇退呢?小说第二段说得很清楚,其深层原因是文化变迁,是因为炮声压下去马来与印度野林中的虎啸,坚舰掀翻了祖先所信的神明,枣红的镳旗、绿鲨皮的钢刀、串铃的口马、江湖的黑话、义气与声名,都梦似的变成昨夜的。总之,江湖不再。武林高手,英雄儿女,离开了江湖就丧失了生存的基础。沙子龙眼瞅着自己的世界摧枯拉朽般瞬间被时代的狂风吹走,他不是主动地退出江湖,而是被历史崩塌的巨大气流给无情地抛了出来。

  应该说武术是江湖的魂,江湖是武术的根,可江湖都没了,武术还有存在的必要吗?沙子龙身上曾有的光环被西方的大炮轰得杳无踪迹,如天朝帝国一样从天上跌落凡尘。不大会儿,失去了国土、自由与主权。门外立着不同面色的人,枪口还热着。长矛毒弩,花蛇斑彩的厚盾,乃至武术还有什么用呢?快船大炮首先挑战的就是中华武术的权威性和自信。“月棍年刀一辈子枪”,是指枪法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