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9章 齐人徐君房,纵横家王诩_大汉第一太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349章齐人徐君房,纵横家王诩

  “嗯······”

  “渔业,捕捞业······”

  语调低沉的发出一声呢喃,刘盈望向杨离的深邃目光中,也渐渐带上了一抹赞许之色。

  对于汉室,或者说现阶段的华夏文明而言,捕捞,尤其是近海捕捞业,并非多么新奇的事物。

  ——管仲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以助齐桓公尊王攘夷、九合诸侯,平定宋国内乱,北击山戎、南伐楚国,位列春秋五霸之首的故事,即便是对于如今的汉室百姓而言,都可谓是如雷贯耳。

  而管仲‘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的战略中,最为重要的一项,便是借齐国临海的地理优势,通过煮海得盐、捕海得鱼,并凭借齐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将鱼、盐产出售往周围各国,以改善齐国的财政。

  也正是从管仲时起,‘以工商业为经济命脉’的经济结构,便自此成为历代齐国王室,包括后来的田齐王族,乃至于如今的刘氏齐王,所采取的经济政策。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嘛。

  对于近乎具有完全自主权的诸侯国而言,只要不惹出什么天人共怒、人神共愤的事,那就是黑猫白猫,怎么赚钱怎么来,谁也挑不出毛病。

  而如今吴国的地理位置,虽然较齐国更靠南,开发程度也低上不少,但‘临海’这一地理特性,却是完全一样的。

  如果计较起来,恐怕就连海岸线的长度,齐、吴二国也是相差无多。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让吴国复刻齐国的崛起之路,凭‘近海捕捞业’获得发展,无疑算是相当不错的提议。

  尤其是提出这个简易的,是本就出生于齐国境内的‘墨家余孽’,当代墨家钜子:杨离。

  只不过······

  “以渔强吴,确乃可行之策。”

  “只朕尚不曾知:齐墨雄辩之士,竟亦于民生之事有所知解?”

  似是调侃,又似是说笑的发出一问,刘盈便浅笑着抬起头,望向杨离那已有些局促起来的面容。

  只片刻之后,杨离便也从一闪而过的尴尬中调整过来,自嘲一笑,旋即便朝刘盈稍一拱手。

  “陛下此言,实羞煞臣、羞煞吾墨门之士矣······”

  “自祖师子墨子时起,吾墨家之士,便以使民丰衣足食、天下国泰民安,永不再起战端,以致大道为己任。”

  “虽自子墨子之后,吾墨家三分,各入齐、楚、秦,然诸墨分支之所学,终归万变不离其宗。”

  嘴上说着,杨离的面容也不由有些严肃起来,气质中,更是陡然带上了一抹不知来由的神圣使命感。

  “且管子之贤,便是吾墨门,亦崇敬有加;管子任齐相之所为,吾齐墨雄辩之士,自亦当钻研一二······”

  见杨离若无旁人的谈起‘吾墨门’‘吾齐墨雄辩之士’,阳城延面色陡然一紧

  请收藏:https://m.dula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